站点介绍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主持和实施,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也是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它旨在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精准的测量,为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服务。自 1986 年第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验举行,1987 年 9 月正式开始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 年 1 月开启第一次六级考试以来,该考试已历经多次改革与完善。1999 年,四六级考试新增口语考试;2005 年,分数由百分制改为 710 分制;2008 年 12 月首次试点上机考试形式;2012 年首次采用 “多题多卷” 模式;2013 年 12 月新增短句翻译,取消完形填空,考试时间从 120 分钟延长至 130 分钟;2016 年 6 月对四六级听力题型进行改革,取消短对话和短文听写,新增短篇新闻,听力篇章调整为 2 篇 。
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笔试每年 6 月和 12 月举行,6 月开考英语及非英语所有科目,12 月仅开考英语科目,四级考试在上午进行,六级考试则安排在下午 。口试每年 5 月和 11 月举行,报考口试的考生必须先报考当次相应级别的笔试 。除英语考试外,CET 还设有日语四级、日语六级、俄语四级、俄语六级、德语四级、德语六级和法语四级等非英语考试科目,每年 6 月开考一次,均为笔试考核,无口试考核 。
考试内容丰富多样,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英语四级笔试为例,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提纲、情景、图画或图表等提示,在 30 分钟内写出不少于 120 词的短文,分值占比 15% 。听力理解涵盖短篇新闻、长对话和听力篇章,录音用标准英式或美式英语朗读,语速约每分钟 120 - 140 词,所有录音仅播放一遍,该部分分值占比 35%,考试时间约 25 分钟 。阅读理解包括词汇理解(选词填空)、长篇阅读(段落匹配)和仔细阅读,主要考核学生对篇章语境中词汇的理解运用以及不同层面的阅读理解能力,分值占比 35%,考试时间 40 分钟 。翻译部分要求考生在 30 分钟内将不含生僻专业词汇或习语的汉语段落译成英语,分值占比 15% 。六级笔试在题型设置上与四级类似,但在文章长度、难度及语速等方面有所提升,例如听力部分的语速约为每分钟 140 - 160 词,写作要求短文长度不少于 150 词 。
英语四、六级口试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四级口试中,考生需先作简短自我介绍,随后依次完成朗读短文、回答与短文内容及主题相关的问题、根据提示发言以及与另一位考生互动等任务 。六级口试同样包含类似环节,但在内容深度和难度上更具挑战性 。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大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学业角度看,许多高校将其与学位挂钩,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提升英语水平,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就业层面而言,四六级成绩是众多企业筛选简历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公务员、央国企、跨国公司等优质企业的招聘中,拥有四六级证书往往能让求职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面试机会,拓宽就业领域 。同时,较高的英语水平还可能带来更高的薪资待遇与更多晋升机会 。此外,通过备考四六级,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时间管理等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望持续优化考试内容与形式,更加贴合时代发展需求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推动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提升、促进人才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