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医学健康 >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03-09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控和预防疾病爆发,研究疾病流行趋势

站点名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属分类:医学健康

相关标签:医学 医药 健康 百科全书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英文: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 CDC)于 2002 年 1 月 23 日正式组建成立 ,其前身整合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中国农村改水技术中心等相关机构。这一整合,汇聚各方资源与专业力量,构建起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其主要职责广泛且意义重大。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涵盖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等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针对传染病,从流感、肺炎等常见传染病,到如新冠疫情这般重大突发传染病,中国疾控中心都全力投入监测、预警与防控策略制定,为国家制定传染病防控政策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在慢性病防控方面,聚焦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推动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引导民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在职业病防控上,对各类职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估,为企业提供职业卫生指导,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对于地方病,如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深入病区调研,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助力消除地方病危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中国疾控中心更是冲在一线。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迅速组建应急队伍,奔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精准溯源,判定事件性质与危害程度,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新冠疫情期间,科研人员日夜奋战,从病毒分离鉴定、基因组测序,到传播途径研究、防控技术研发等,为疫情防控策略的调整与优化贡献关键力量,彰显出强大的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中国疾控中心在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方面同样深耕不辍。在环境与职业健康领域,评估环境因素与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障职业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在营养健康方面,开展国民营养状况监测,制定营养政策与指南,引导公众合理膳食;在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板块,分别针对老年人与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提供健康管理方案与技术指导;在放射卫生领域,监管放射源安全,预防放射危害;在学校卫生方面,关注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学校卫生监督等工作。

在发展历程中,中国疾控中心成果丰硕。在传染病防控上,助力我国实现诸多重大突破,如成功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本土病例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成效显著,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不断优化,平均报告时间从 5 天大幅缩短到 4 小时,国家层面建立 72 小时内快速鉴定 300 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100% 的省级和 90% 的市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能力,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实现各省份全覆盖,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维持在 90% 以上。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方面,有效处置人禽流感、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在重大传染病防控上,遏制重点地区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势头,结核病发病率从 2015 年的 65/10 万下降至 2022 年的 52/10 万,血吸虫病流行县全部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还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麻疹、乙脑、流脑等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为更好履行职责,中国疾控中心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在人才培养上,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实战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涵盖流行病学、卫生检验、公共卫生管理等多领域专业人才,并持续开展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为行业培养输送新生力量。在科研创新方面,大力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公众健康关键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进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发展。在国际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活动,开展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执行国际援助任务,分享中国疾控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力。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公共卫生形势的不断变化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继续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多部门协作,完善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大科研投入,攻克公共卫生难题;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为守护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